石家庄日报评论员文章 | 生命烛火映光明
2025-08-18 06:58:10 来源:石家庄新闻网
- 超大
- 大
- 标准
- 小
在历史风云与医者仁心的交织中,刘世钺同志以近百年的人生足迹,铸就了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。他的一生,是“一辈子跟着党追求光明”的壮丽史诗,更是将医者仁心与党员忠诚熔炼成永恒光焰的生命赞歌。
对党忠诚,是镌刻于灵魂的信仰烙印。八岁稚童便随父参军抗日,“党的旗帜指向哪里,我就冲向哪里”的誓言从此融入刘世钺的血脉。百团大战硝烟弥漫,他书写“坚决抗战、还我河山”的标语鼓舞士气,党旗前的庄严敬礼开启了刘世钺赤诚追随的壮阔人生。从投身革命至和平建设,刘世钺始终把听党话、跟党走视为心之所向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“追求光明”的赤子丹心。
无私奉献,是贯穿生命的纯粹底色。在战地医院,刘世钺在太原战役中从弹片下夺回年轻母亲的生命,以行动践行“人民军医为人民”的真谛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在“一穷二白”中开创“三无手术法”,以萝卜练手感,以食盐水消毒,在技术荒漠里为万千患者点亮光明。面对眼睑恶性肿瘤患者,他殚精竭虑完成高难度手术与再造,却淡然道:“只是做了医生该做的事。”离休三十余载的他,更是坚持每周六义务出诊,即便八十七岁高龄仍赤诚请愿重返诊室,将医术无偿奉献至生命极限。萤烛微光,增辉日月。刘世钺的无言大爱,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格,时至今日,依然在燕赵大地上生生不息。
爱民如亲,是流淌于点滴的炽热情怀。从医以来,刘世钺始终视患者如亲人,检查前必搓热手指,自制眼球模型安抚小患者,对老人反复叮嘱不厌其烦。心系百姓疾苦,他深入社区开展“光明行”义诊,守护留守儿童视力健康,更在86岁高龄返乡为乡亲送医赠药。枝叶总关情,俯身听民声。刘世钺的仁心穿越岁月,在患者心中点燃了经年不灭的感恩之火。
不惜生命为烛,不惧蜡炬成灰。刘世钺手中传递的不只是救死扶伤,更是“毫不利己专门利人”的精神火炬。他曾言,“是党让我有机会成为‘创造光明’的眼科医生,我这一辈子都跟着党在追求光明。”大爱无言,大音希声。让我们以刘世钺同志为榜样,争做为人民点亮希望与前程的烛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