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速评论|"五旬辅警35年前被人顶替身份上学",需要一个公正且有效率的结论

2025-04-25 15:08:29 来源:石家庄新闻网

字号
  • 超大
  • 标准

又是一个“被偷走的人生”活剧。

近日,河南焦作某公安局辅警称,1990年高考后未收到录取通知,一直以为自己落榜,直到2022年,52岁的他才得知当年被焦作卫校录取,但他人冒用自己身份入学,顶替者后来还成为医院副院长。

4月22日,河南焦作沁阳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称,市委市政府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开展调查。经初步核查,媒体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。下一步,将根据调查结果,依法依规依纪做好后续处理工作。

我们注意到,事发后当地卫健部门开除了冒名顶替者,但相关人员至今未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
上面的相关人员包含哪些?首先是冒名顶替者,还包括当年招生办工作人员,是不是还有户政人员、教育局相关人员,需要联合调查组给出结论。

目前只有一个冒名顶替者被行政开除,未被追究刑事、民事等法律责任,这个结果不但当事人不满意,公众也不答应。

近些年,有多个被冒名顶替上学的当事人通过新闻为公众所知悉,他们像这位五旬河南辅警一样,命运的分水岭出现在几十年前被调包的录取通知书、被冒用的身份上,冒名顶替者以非法的手段拿到了人生新阶段的通行证,受害人则被困在、蒙蔽在时间的茧房里,当几十年后得知:“我本该走那条路”“我本该是那个人”“我本该在那个位置”“我不该是现在的我”,因为“被偷走的人生”,青春已再不能重来,遗憾、愤懑、悲痛、不满、失意,被冒用者无以言表的内心,整个社会都该用心去感受,感同身受。

正因为如此,这位五旬辅警的故事,不,是他的被改变的命运需要一个公正、干净、彻底、有效率的结论,对事件严谨调查,对涉及人员严肃追责,正视并清算这笔“历史旧账”,让当事人得到公平和真相,让作恶者被惩处,唯如此不能抚平受害者的创伤。

联合调查组这条线之外,当事人还可以向冒名顶替者发起民事诉讼,彻底清算因身份被冒用造成的受教育权被剥夺带来的精神损害,让作恶者作出合法合情合理的补偿。

教育公平比金子更贵重。每一起被冒名顶替事件的背后,都有权钱交易、权力寻租的肮脏链条,联合调查组要循迹追踪,调查这起事件中有没有黑链条,哪些人参与,是不是有其他冒名顶替者,彻查事件,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,维护教育制度公平,维护公众对法治的信仰。

时速新闻评论员 安多鱼


编辑:常青
责任编辑:尚燕华

热新闻

热视频

媒体矩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