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速评论|大学推“无手机课堂”被学生投诉,多年来无争议的倡议咋又上了新闻?
2025-04-19 12:09:05 来源:时速新闻
- 超大
- 大
- 标准
- 小
老师站着讲,你坐在下面头也不抬玩手机合适吗?是一种尊重的表达吗?是一种严谨、求实的学风和正常的课堂秩序吗?
西北政法大学推进学风建设、学风整顿行动,倡议建立“无手机示范课堂”,部分学生向媒体投诉“管得太严”“存在强制上交”等行为。
西北政法大学“无手机课堂”倡议的奖惩机制
据红星新闻报道,西北政法大学党政办回应,学生反映情况不实,目前学校并没有强制要求学生上课前上交手机,也没有对学生上课时拍摄教学PPT有所限制。
新闻中有的学生说, “一开始是倡导大家交手机,突然有一天所有教室都装上手机袋,倡导同学上课前把手机放进去,不交的话也没有处罚,但是如果你交的话,会给你加综测分,这个分数对学生评奖评优有帮助。”
这位同学又说,“但是,在各个教室安装手机袋以后没几天,被通知手机要强制上交,上课前都得放进手机袋里。”“上交手机将影响学生拍教学PPT等。”
简单查了一下,大概在10多年前的2014年,就有广西19所院校联合承诺推行“无手机课堂”,在2013年9月,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开始试行“无手机课堂”。这么多年来一个基本无争议的倡议,今天咋又上了新闻?
一种合理的推测是,“无手机课堂”的倡议,有的同学能遵守,有的不以为然,于是部分院系要求上课前统一把手机交出来。而个别不能忍受的同学向媒体投诉,这不是倡议而是强制。“倡议我可以不遵守,强制我不能接受。”
其实很多年前,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新闻标题:不能搞“玩命”的中学,也不能搞“快乐”的大学。“玩命”的中学说的是各学校之间相互“卷”,同学之间相互“卷”,大家都不快乐,高考大省的考生和家长可能都有体会。“快乐”的大学正好相反,大家都不“卷”,部分同学上课打游戏,刷手机甚至睡觉也没人管,课堂纪律差,期末考试松,稀里糊涂上四年大学,相信很多人也有体会。
一个太不快乐,一个太快乐,这两种状态都不是整个社会所期待的。
任何一所大学不会发出课下不许玩手机的倡议,倡议的只是一天中那几节课上保持正常的学习状态,这是保证教学秩序和良好学风基本要求。至于有同学提到“禁带手机影响拍摄教学PPT”,我想这不是“无手机课堂”倡议的出发点。
诚然,学生确有带手机进教室的自由,学校并无限制的权利,但出于对老师、知识、教学秩序最起码的尊重,老师在讲台上站着讲,学生坐在下面头也不抬玩手机,无论如何谈不上合适。
至于有的老师“管的松”,只不过是“尊重个人命运,放下助人情结”的一种表达而已。而作为教学管理机构的院系及授课老师,始终拥有对不遵守课堂秩序、影响他人学习的学生作出合适评价的权利。
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有一种共识:不吃学习的苦,就吃生活的苦,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。与所有同学共勉。
时速新闻评论员 安多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