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速评论 | 机场安检员泄露乘客信息,问题究竟出在哪儿?

2024-10-08 16:55:17 来源:时速新闻

字号
  • 超大
  • 标准

向模特经纪人索要联系方式的截图

一名外籍女模特从上海虹桥飞往广州,第二天有人拨打模特经纪人购票预留电话,索要模特联系方式,称想和模特交个朋友。经纪人看到对方发来的照片,怀疑是安检员泄露了隐私,便在网上曝光。

这是大象新闻9月29日的报道。有意思的是,虹桥机场对这件事的反应。

媒体介入后,虹桥机场投诉热线工作人员表示,该情况应向航空公司反馈,机场没有任何乘客信息。“安检工作人员绝对不会对外泄露乘客隐私信息,建议报警。”

然而,仅半小时后,自称安检队队长的虹桥机场工作人员用私人手机号码联系经纪人,称会将涉事人员作开除处理。

随即,记者再次致电虹桥机场投诉热线,工作人员态度发生变化。“安检部门通过舆情监控看到网友发帖,(内部)开会通报后,已经(跟经纪人)反馈过了。”同时表示,安检部门工作人员用私人号码联系乘客的工作行为不太严谨。

很短的时间内,机场工作人员态度逆转,从“绝不会泄露,建议报警”到“已开除,行为不严谨”也仅在一两个小时之内。

那么,机场究竟有没有乘客信息?安检员通过安检人脸识别系统拍摄乘客图片,找到订票预留电话并联系当事人,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

众所周知,机场的安检区是禁止拍摄的,安检过程中涉及人身检查和随身行李的开箱查验,不可避免地展示部分个人隐私及信息。因此《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》规定,“民航安检机构设立单位应当在民航安检工作现场设置禁止拍照、摄像警示标识。”这一强制性规定,机场安检人员自然知悉并应当严格遵守。

遗憾的是,虹桥机场的这位安检员不但没有遵守规定,反而在拍摄乘客照片后,又查到了购票预留电话,还将电话拨了过去。

如果没有这通电话,人们大概不会想到个人隐私会被如此随意泄露,民航安检规则在有些人眼中形同虚设。

虹桥机场在注意到网络舆情后反应也不慢,“将开除工作人员”。事情至此,经纪人在网上发帖似乎得到了官方的回应,可是,事情真的完结了吗?

经纪人还是应该报警,让警方介入彻查乘客信息泄露的途径,既然机场没有乘客信息,安检员拨出去的电话号码是从哪里来的?有没有其他乘客信息的泄露行为?涉及不涉及倒卖信息的黑色产业链?漏洞还有哪些没有发现?机场安检内部处理后,反而不利于查漏补缺,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。

无论从保护乘客隐私信息的角度,还是从打击违法犯罪的角度,这件事都值得往前再走一步,挖一挖问题究竟出在哪儿。(时速新闻评论员 安多鱼)

编辑:苗家乐
责任编辑:尚燕华

热新闻

热视频

媒体矩阵